找到相关内容344篇,用时13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支谶译经“法师”考(1)

    在“法师”这一主题研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注18:参《望月》册10,页954。亦即是前面所提及该书 遗部份,但因为...----------------- 页43 提要 本篇论文特点是以文献学方法,对“法师”一词在初期 大乘经角色作探讨,同时针对日本学者静谷正雄研究...

    释继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2446253.html
  • 中观根本慧论文句释宝鬘论(1)

      己一,别释法无我及特伽罗无我分二:   庚一:释法无我分二:   辛一,破蕴处界三法上有我分三:   壬一,破处上法我分二:   癸一,牒诤   癸二,示答分二:   子一,破见三...前际后际品第十一   壬二,破特伽罗有自性之因①分二:   癸一,破有生死作用因分二:   予一,破流转有自性分二:   丑一,破流转初中后三分   丑二,破生死前后同时分分三:   ...

    任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3546503.html
  • 任继愈《中国佛教史》(3)

    “带相”缘境之说,全然对立。显然,正量部说法是符合常识,但失之于粗糙。  正量部坚持犊子部特伽罗有“我”说,同时发展了“业力不失”宗教观念。它认为,在“业”中起决定作用因素,不是有部所主张...品和第六、十一、十二诸品,已有西晋竺法护作为单经译出,到那连提黎耶舍,先后又进《日藏经》和《月藏经》,遂形成现在这样《大集》系列。竺法护曾游历西域30余国,但活动中心是敦煌、酒泉。  昙无谶传为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2847042.html
  • 大乘起源与开展之心理动力(2)

    不同强度剂。有些人体质是可以一泻到底,但另有些人只能不能泻;有些人须要先后泻,然而须泻同时者亦大有人在。大乘“如来藏”思想,是透过荡相遣执“般若法门”才开展出来。因此,尽管它在宗教思想和心理方面具有“大作用,但它本质上就兼带著「般若”排毒或泻下功能。何况在实际修持仪轨或修习次第中,总...

    释如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1947162.html
  • 《六度集》研究

    记载,因此今日编于大正藏经号167《太子慕魄经》(篇幅六纸)53,译者标安世高,但根据上面推论,应该是竺法护翻译。而经号168者,即智升阙本,译者不详。  收在《六度集》《墓魄经》,其开头...《六度集》研究  释天常  华盛顿大学亚洲语文研究所  提要  本文从经录记载、格式、内容与语词现象等方面,对现传本《六度集》(即今日所见到《六度集经》)未载和所载诸章进行探讨。《六度集》各章...

    释天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2447477.html
  • 山西崇善寺藏《碛砂藏》本价值

    完好 。据寺内整理《宋藏目录》(按:《碛砂藏》实际存经记录)及笔者考查情况统计,现存 经本约551函1249部5418卷。除某册经本内因某版残而以手抄补足外,整卷经抄者很少见 ,更无整函抄或以其它刻本配之情况。崇善寺存本这一特点,将成为鉴别它处藏本是 否碛藏本标准。   一、《碛砂藏》最后三函说明问题   《影印宋碛砂藏经》(以下简称影印本)最后三函,千字文编号韩、弊、烦(第589...

    何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0047889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读后——论障

    目标不高远。心性下劣 ,没有成佛心愿。有此三障能障成佛目标。有此三障故叫转变障。   八、不怖 ,即不害怕 ,怖指是对甚深佛法产生一种畏惧。要做到不怖有三种障碍。(一)不信重特伽罗。重特伽罗指是特殊有情即是善知识 ,大德高僧、佛菩萨等都属于重特伽罗范畴。一个人若对这些有情不生信仰就不能对佛法产生正确认识。(二)对法无胜解 ,即对甚深佛法不能胜解。(三)如言而思义 ,比如...

    戒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4347985.html
  • 宽忍法师著:佛教手册(6)

    石栏应造于阿育王之后。又7世纪初设赏迦王毁嫉佛法,破坏大塔,砍伐菩提树,焚毁其根,数月之后,阿育王后裔刺拏伐摩王兴复之,为防后人再度滥伐,乃筑8米高石垣以保护。 此外,菩提伽耶另有许愿场...铸造精良,为珍贵佛教文物。此外另有伏虎寺,报国寺,清音阁、黑龙江栈道、仙峰寺,金顶、光相寺等,皆极著称。 三、观世音菩萨道场——普陀山普陀山位于浙江定海县舟山群岛,又称陀山、陀洛迦IU、...

    宽忍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5648159.html
  • 弥勒净土法门初探

    选择在天上,例如三果以上圣者大多以五净天(四禅天内)为依报,而处菩萨以兜率天(欲界第四天)作为其居所,这是不无道理。  无色界天中,无形无相,不得说法,这与菩萨说法度生志愿是相违。色界天中虽有色...因缘成熟,因此兜率天是最合适处菩萨居处。  另外,如果从人生人而成佛,人则起慢,诸天不信;若从人生天成佛的话,那么不应该去教化天众(因为天人自认为高于人类)。所以处菩萨必暂借兜率天栖居之处,而后...

    如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0548772.html
  • 临终关怀与助念往生

    临命终人一心念佛,以保证往生极乐。 修行好念佛人,能真信切愿,老实念佛,能预知时至,自己有把握蒙佛接引瞬间往生者,也可以不需要他人助念。比如谛闲法师锅匠徒弟,自己站着往生。不少祖师大德证念佛...第一节 死亡是人生最大事第二节 印光大师《临终三大要》第三节 临终前关怀第四节 临终助念往生第五节 断气后处理原则 《净土修学导引》之第七章 第一节 死亡是人生最大事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0549322.html